中国二手书店的商业探索

发布时间: 2024-07-09 作者: 新闻资讯

  “买书如山倒,读书如抽丝”,是很多爱书者的共同经历—这让二手书的流转拥有潜在的市场。中国的二手书平台已经从早年的潘家园旧书市场转移到了网络上,无论是文艺青年云集的豆瓣网,还是依托于淘宝的二手书交易买卖平台“闲鱼”,抑或个体卖家随行就市的孔夫子旧书网,都为二手书的流转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。

  如今这一领域正在探索更多的商业模式。致力于二手书交易的“多抓鱼”公众号成立于2017年5月,团队公开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目前已经有超过30万用户,累计卖出超过20万本书。自2017年12月开通全国所有城市后,平台每天稳定售出2000本书,卖出一本书的时间中位数是19小时,平台客单价是74.68 元,复购率32.91%。

  在该平台获得多轮风投之后,同类二手书平台也在陆续出现,例如“转转”等。这一些平台利用中国强大的移动互联网优势,以便捷、人性的服务打动顾客,解决了二手书交易这一传统行业的痛点,让循环经济变得更多样。

  为二手书拍照、定价、等待有人询价、介绍书的品相、讨价还价、邮寄、收款……这一繁琐的流程让很多人宁可将书作为废旧物品卖掉,也不愿意在网上转让。如果,只需扫描书籍的ISBN条码,凑够总价40块钱或8本图书,就可预约顺丰快递免费上门取书,几天内账户即可收到款项,你是否就会欣然为之?

  这正是“多抓鱼”“转转”等平台正在做的事。他们采用平台买断的模式切入二手书交易,用集约化、标准化的方式,提供了一套二手书定价、回收、清洁翻新,以及再次循环(交易)的服务。

  这些平台并非什么书都收。以“多抓鱼”为例,卖书用户在扫完 ISBN 编码以后,系统平台会进行第一道审核—2004 年之前的书、教材及教辅类图书、过时的 iOS 编程、未经证实的个人主观经验类,或存在破损、老化等问题的图书、非法出版物都不在收购范围。

  这其实是自动化操作当中的一步,伴随着人工摸索出更多规则后,机审的规则会慢慢的多样复杂。第二步是人工审核,过于破损、污渍、老化、异味的书会被拒绝。第三步,酒精消毒、砂纸清理污渍。进入臭氧消毒机。第四步,入库,再包装,以重新出售。

  这类平台上,国内图书一般以定价的0.5折、1折和2折的价格收购,以3折的价格出售,进口图书以3折收购,以5折的价格出售。“我们只想做那些对于价格不敏感,但是对自身的时间和效率非常珍惜,不希望这个书被浪费的理念跟我们比较一致的用户。”“多抓鱼”创始人魏颖表示。

  这类平台颠覆了许多人对二手书又脏又旧的刻板印象,不但全新书非常多,而且强大的翻新能力也令许多用户眼前一亮。普通的破损可以修复,甚至霉点亦可清除。有些顾客甚至萌生了将自己的旧书卖给平台,经其翻新后再买回的想法。

  作为文化商品,二手书交易往往透露出许多有趣的信息—从发布的数据分析来看,在“多抓鱼”平台上,交易度最活跃的作家是村上春树—常常有人一下子卖出一大单村上的书,再有人一下子买走一大单村上的书。出售最多的虚构类作品是《活着》和《白鹿原》,最多的非虚构类作品是《黑客与画家》《认识电影》和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》。

  从榜单上看,最受喜爱的作家包括加西亚·马尔克斯、雷蒙德卡佛、钱钟书、三岛由纪夫、王小波、张爱玲等人,而滞销作家排行榜上则多为网络作家,以及郭敬明、罗振宇更不可思议的是韩寒和毕淑敏。从这份榜单显而易见,该平台和豆瓣、知乎等文青社区的高度相关。

  魏颖曾任“闲鱼”二手交易买卖平台的市场总监,她认为二手书店的兴起,跟社会的信用体系的建立,以及资本寒冬下的消费观转变息息相关。

  分析人士认为,“多抓鱼”被资本看好主要有两个原因:一方面,二手、租赁等循环商业模式,顺应了中国社会所处的经济稳步的增长放缓期。经历了 GDP 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后,近几年中国经济提高速度下降,表现在消费行为的现象就是消费者会选择将过剩消费累计的商品,通过二手市场再次流通。同时,新一代消费者不同于父辈,他们愿意把自己的闲置物品与他人分享。

  此外,一个稍微令人意外的情况是,中国纸质书市场正在回温,国人正在重新走进书店。2014年前后,中国实体书店经历了一次倒闭潮,近五成线下书店相继传来关门的消息。随后,商业地产的复苏和以咖啡、文创销售为主的“第三空间”模式的兴起,带动了线下书店的回暖。

  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的《2017年上半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分析报告》显示,2017年上半年,全国图书零售市场同比增长10%,实体书店市场规模同比负增长,网店同比增长30%左右。纸质书的增长率高过了电子书,二手书交易流通有了更大空间。

  此外,电子支付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高度普及,个人信用体系逐渐确立,对二手交易的推动作用亦不容忽视。

  日本最大的二手书连锁店BOOKOFF以“簇新的二手书超市”闻名。它颠覆传统的二手书店形象—店面窄小,光鲜昏暗,泛黄或带有污渍的旧书堆在书架或地上;不但店面光鲜亮丽,书架整整齐齐,而且书籍簇新。

  “BOOKOFF 能做成连锁,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日本的线下设施非常发达,国土小、人口密集。中国太广了,但我们的物流却非常的方便、便宜,还能够通过互联网来解决库存、定价不透明的问题。”魏颖说。

  然而,对于“多抓鱼”“转转”这些刚刚冒头的平台来说,路还很长。他们的问题也显而易见:图书品类不全,书籍数量还不够多,尚不足以撑起足够规模的交易量;面对那些偏爱收集初版或绝版书的客户而言,多年来积累了大量此类资源的孔夫子旧书网等平台,目前或许还是更佳选择。

  “多抓鱼”,取自法语单词déjà vu,意思是“既视感”,中文译作“似曾相识”。“你去逛一个二手店的时候,不会像在新品商店里,说这样的一个东西我需要,而是经常说,这样的一个东西跟我有缘。”魏颖认为,所有的 C2C 平台本质上都是社区,是信任让交易流通,但最终还是用户贡献内容(商品)决定产品的调性。

  “我们希望有一家这样的商店,可以把那些曾经对我很重要,但我已经不会再使用的物品收下,然后转交给需要它们的人。像无奈走向人生岔路的旧友,也许再也无法合拍,甚至再也不会相逢,但我希望你日后仍有好前程。”魏颖说。

  “多抓鱼”策划过“书中生物展”,收集了过往一年中回收的近100万本书籍中夹杂的车票、照片、单据等“现实残片”,并和发现它们的书籍并列摆放,希望人们能“在阅读中变成了共生关系”。

  这类关系的具体表现是:“多抓鱼”曾在《蔷薇岛屿》一书中找到一张高考答题卡,背面写着一封信,信中提到“感谢你借给我的书,但是比较可惜,看完了我也没有能沾染一丝文艺的气息”;在《投资最重要的事》中找到了折得整整齐齐的路易斯威登购物单据;在《算法导论》中发现2000元压岁红包(最后联系卖家并已归还);在许多书里发现情侣合影,但在联系前主人获得展览授权时,发现大部分人都已经分手……

  书里夹得最多的还是登机牌和火车票。“可能在目的明确的交通工具里,是肉身最不自由的时刻,所以那时我们纷纷选择躲入书中。阅读是一座贴身携带的避难所。”这个展览的说明里写道。

  保持风格与商业化之间的平衡考验这类平台的把控能力。用户们对平台“小而美”的期待不一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,魏颖认为循环经济的前提一定是规模化。

  “像这样的业务,只有规模化了,不是一个小而美的东西,它才能真正地反作用于社会。中国的制造业经常会制造廉价的、临时的消费者,人们会去消费不太能经久耐用的东西。但事实上如果这些资源去真正用来做一些高价,但非常耐用的东西,不光是资源利用率,大家的生活体验都会变好。”

  在魏颖看来,如果我们不再占有物品,只使用物品,我们的消费观将会改变—你会思考你是不是真的需要,这也是循环经济的价值所在。“希望不带走任何东西,亦希望它们不会被浪费。当我们开始这样看待我们与世界的关系,我们会活得很轻松。”魏颖说。